我们形容某种风格,常会用欧式、美式或者中式进行描述。很多人都是下意识就做出了判断,但究竟从哪里看出来却无法回答。
我们今天就分享一件极具传统中式风格的青玉茶器,看看所谓的中国风在玉器上都有哪些特点。
名称:缠枝纹薄胎井栏壶
材质:和田玉青玉
重量:89g
尺寸:124*80*70mm
这是一件和田玉青玉制作的薄胎茶壶,玉色饱满明亮,玉质温润细腻,过灯微有结构,密度与油性良好。
青玉在和田玉中属于相对粗糙的玉种,其中的细料占比不高,这件藏品就算是比较优秀的细料了。
这件茶壶在雕工上运用了掏膛与圆雕等多种工艺,将和田玉材质的玉制器皿,创作出类似薄胎陶瓷器的效果。
其实像玉雕这种做减法的艺术门类,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并不简单。
有开料经验的藏友应该了解和田玉的取料习惯,划镯子、取牌子,留下镯心做坠子,边边角角车珠子。
但是到了器皿这里,没有边角没有芯,多大的料就是多大的器,其他的所有一切都只是玉石粉。
况且还要圆雕薄胎,还要丰富细节。那就意味着更高的工艺技巧,更大的工作量,以及更加难以预测的风险。
如果稍有不慎出现一条裂纹,那么这件作品就会直接宣告报废,根本没有补救的机会。
当然,这样的高要求换来的结果也显而易见,壶体造型优雅大方,端庄稳重。薄胎效果空灵飘逸,灵气十足。
玉石本身的质感与雕刻工艺完美融合,展现出陶瓷器皿无法想象的艺术效果。
我们看到这把玉壶,一定会觉得非常古典,有传统文化气息,是一件有中国味道的作品。
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,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器皿形制、构图方式,以及纹饰细节上的中式之美。
一、器皿形制
井栏壶作为曼生壶中之一,形似弯身入井汲水,栏高水深,取水者腰弯如虾。寓意学无止境,只有放下身段,不断汲取,才能修得大成。
这样深刻却又内敛的含义,正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最好印证。
二、构图方式
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讲究对称,讲究呼应。图案设计不但要成双成对,而且还必须要有头有尾。
真正的传统构图,无论在任何角度都必须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。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觉得舒服,觉得顺眼。
三、纹饰细节
缠枝纹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纹饰之一,起于汉代,盛于元明。因其生生不息、连绵不断,也被称为“万寿藤”。
所谓图必有意,意必吉祥,中式风格的藏品,特别看重这些纹饰背后的寓意,即使简单几笔也已是万语千言。
许多人对中式风格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,常会觉得繁琐复杂、教条死板。
但如果真的了解这其中的故事由来,理解它背后的深刻寓意,就一定会为之吸引,为之感动。
数不尽繁华千种,望不穿情之所依,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吧。